查看原文
其他

陈建斌如何打造《第十一回》?【Bang!专访】

致远君 导演帮 2022-03-19



“人为什么需要艺术?人为什么需要电影?为什么需要戏剧?”这是身为导演的陈建斌所思考的内容。


2014年,陈建斌带着《一个勺子》登上了金马奖的舞台,并获得了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,电影上映后好评如潮,我们看到了一个区别于他演员身份的不同的陈建斌。2018年,陈建斌带着第二部导演《第十一回》来到北京国际电影节并斩获最佳编剧奖。2021年4月,这部新作终于有机会走上大银幕,面向观众。



“如是我闻”

   

电影原名《如是我闻》,是一个来自于佛经中的名字,带有民间话本的气质,非常的切合影片的章回体叙事方式。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,佛经中讲述的“一切有为法,皆如梦幻泡影”又和《第十一回》有着灵魂上的相似点,其中寄托着陈建斌对生活、艺术的观念和想法。


陈建斌自己认为电影非常像民间故事,佛经中原文“如是我闻”四个字非常具有美感。但是在剪辑过程中,陈建斌发现章回体非常有助于理解电影的剧情。


通常情况下,当人们走出电影院,电影作为造梦机器的职能便已经完成。而《第十一回》中,陈建斌想要营造的是走出电影院的时候,梦才刚刚开始的感觉。“我这个电影一共就只有十回,当你走出电影院的时候,第十一回刚刚开始。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他看完这个电影之后,他离开电影院,他有一个自己的第十一回”。于是,电影最后定名《第十一回》,将电影中表达的现实,以一种不打断的方式蔓延到了生活中。



“幽默感”与“现实主义”

   

巴赞曾经说过“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”,而在陈建斌眼中,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,它就像是人类发明的一面镜子,人类通过艺术来认识自我,认识生活。


在陈建斌看来,艺术讲述的是生活的真相,而生活中的人往往难以得知真相,就像是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,人们需要艺术去帮助人们去了解生活、了解真相。“当我们走进电影院、剧场的时候,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电影院、剧场里的东西是假的,这个电影里的东西也都是假的,我们生活里经历的这一切才是真的。可是随着你的年龄增长,渐渐的你会意识到一件事情,戏剧作品或者那电影里讲的东西没准才是真的。而你生活经历的有些东西却是假的。甚至是虚幻的,是不可把握的。”《第十一回》中的马福礼,身为核心案件的当事人,并不了解案情的真相。但在三十年之后,事情的真相却被以舞台的形式呈现出来。“非常的真实,又非常的富有诗意。”



在《第十一回》的前半部分,生活和戏剧是完全分开的,但发展到中段之后,现实与戏剧之间的边界开始渐渐模糊,最后达到彼此交融、难分难舍的境地。“你发现生活才是戏剧,而戏剧变成了生活。”


人为什么需要艺术?人为什么需要电影?为什么需要戏剧?陈建斌显然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

契诃夫的作品对陈建斌的影响很大。“首先是现实主义的,二是是幽默的,他不觉得拍出来的戏应该死气沉沉的,因为他说生活本身就不是这样,所以我的戏也不是这样的。”他认为,契科夫的戏中有一种对现实的关怀,但是却一种轻松的、黑色幽默方式表达出来的。


对于戏剧影片中呈现出的“幽默感”,陈建斌认为“在生活当中幽默感特别重要。我觉得我们看生活里的很多东西,因为生活里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,必须要以幽默的态度去看待它,就会变得相对来说容易接受,相对来说呢我觉得就会很轻松。”



陈建斌认为,幽默既来源于现实本身,也来源于故事的气质。“一个生活当中一个卖早点的一个人,他怎么能够想到他自己的生活会被改编成一部话剧,然后在舞台上演出”,这正是这个故事的第二层幽默感所在,也是陈建斌喜欢这个故事的最重要原因。


在采访中的过程中,陈建斌不断地提到“幽默”“现实”这两个词,成为理解《第十一回》艺术表达诉求的关键钥匙。


“永远作为第一次”

   

在视听语言方面,《第十一回》区别于《一个勺子》,陈建斌下了很大的功夫,作出了很多艺术尝试和突破。电影中塑造了一个充满了诗意的戏剧舞台,“希望观众在看的时候呢,从视听上我觉得就会有一个很大的一个享受”。在舞台部分,陈建斌采用了一种看似先锋实则传统的手法,这种方式在戏剧舞台上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。


通常情况下,我们把世界戏剧分为三大表演体系,一是俄罗斯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,二是德国的布莱希特体系,三是中国的梅兰芳体系。“在戏曲舞台上,一面旗子既可以代表千军万马,也可以变做一辆车、一个凳子,一个桌子也可以是一座山、一艘船。”这就是戏剧的想象力,来源于一种约定俗成。



陈建斌认为假定性是戏剧之所以能成立的基础。“观众跟舞台上的演员,我们达成了一个默契。我刚刚说的是一种假定性。”这是戏剧舞台的本质内容,也是戏剧最有魅力的部分。无论是传统的中国戏曲,还是西方的戏剧,假定性普遍存在于大部分舞台艺术中。“观众能够接受我们的。”


而《第十一回》的舞台部分则并不复杂,是用最简单的办法实现的。在开机之前两个月,陈建斌已经和春夏、大鹏、美术师等人一起成立了一个小组,反复围读剧本、排演电影中的片段。一共做出了十几个版本,尝试了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,最后选择了其中的一种,以最直接、最简单的方式去构建整个戏剧舞台部分。


剧组为了寻找电影中的剧院,四处奔波寻找。由于剧组要长期占用剧场,所以满足条件的场地非常少。最后在延庆找到了一个闲置了很久的的剧院,剧院给剧组几个月的时间,让陈建斌团队改造了整个剧场。于是最后决定,将大本营扎在延庆,完成了拍摄工作。



《第十一回》的表达方式和《一个勺子》相比有很多的创新,这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,是一次勇敢的尝试。在《一个勺子》获奖的时候,陈建斌曾说“我找到了爱你的秘诀,就是永远作为第一次”,而对于任何一个创作者来说,保持新鲜感都绝非易事。陈建斌亲身感受到这件事的难度,“至少我希望我自己拍下一部戏的时候能够少一点杂念,不被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所困然”,他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的回到创作状态中去。


陈建斌自述自己做导演和做演员完全是两种心态,因为做导演需要很强的判断力,但是他希望能够在夹缝中保持一个创作心态,虽然这非常难以实现。


对于导演来说,新鲜感是创作者的生命力所在。对于陈建斌导演来说,幽默是生活的态度,而新鲜感是创作的动力。年轻的心态很重要,“我在这一点(陈建斌年轻的时候很酷)上没有任何的这个改变。我觉得我跟年轻的时候是一样的。”


事实来看,的确如此。



导演帮招聘啦~
  

主  编

【岗位职责】

  • 1、根据“导演帮”风格,撰写深度文章、采访导演、制片人;

  • 2、把控整体文章水准,带领编辑、记者团队,完成采访以及文章撰写工作;

  • 3、整体把控媒体账号风格,把控记者选题;

  • 4、实时监控数据,随时根据数据调整策略;

  • 5、及时根据热点和公司的运营策略,调整选题方向;

  • 6、支持公司其他项目运作

【任职条件】


  • 1、学历要求本科以上,6年以上影视媒体工作经验

  • 2、阅片量2k+,能撰写深度文章,独立采访经验丰富;

  • 2、对电影艺术形式有较为深刻的认识;

  • 3、热爱影视行业,想为推动行业贡献力量;

  • 4、了解行业,对影视文化的发展以及产业现状有较为深刻的认识;

  • 5、具备人员管理、组织和协调能力,有带领团队经验者优先


记   者

【岗位职责】

  • 1、院线新片及时跟进;

  • 2、根据“导演帮”风格,撰写专业、深度文章;

  • 3、对于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电影文化事件保持高度关注,并及时跟进;

  • 4、采访各类影视大咖,导演、演员;

  • 5、支持公司其他项目运作

【任职条件】


  • 1、本科以上学历,3年以上影视类媒体工作经验,影视类专业可放宽

  • 2、懂电影,阅片量不低于1000

  • 3、广泛涉猎电视剧、网剧等领域

  • 4、具有强烈的好奇心、责任心、钻研精神和良好的洞察力

  • 5、交流顺畅,有独立采访影视人物经验

  • 6、热爱影视行业,想为推动行业贡献力量

  • 7、文笔优秀、逻辑思维好

  • 8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,能积极响应公司的需求

     
发送方式
1、邮件内容:将简历以附件的形式发送到邮箱
2、标题格式以及附件命名格式;导演帮-面试职位-姓名
3、地址:hr@imbestmedia.com

- END -


课程内容,可扫码领券收听。

-FIN-

往期精选

1  Apr  2021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